即墨吴连英:讲好“茶”故事 让科普更具温度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的浓烈与温淡的交融,更讲究意境和意蕴。对于“茶文化”的传播,青岛市即墨区的吴连英,一直在科普的道路上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事。
“经营好自己的园子,照顾好每一名员工,讲好‘茶’的故事,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去帮助身边人,这就是我的人生愿景……”吴连英所讲的园子,就是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龙泉街道的青岛瑞草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茶园,该公司占地320亩,其中茶园占地120亩,多年来,吴连英同茶学教授、博士们共同探讨提高茶品质的技术,实施“谷雨工程”北方茶科普专项行动,逐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其本人也获评“齐鲁乡村之星”“青岛市十佳匠心茶人”“即墨区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热心科普,从受益者走向传播者
2015年11月,吴连英第一次从即墨区科协接触到科普工作,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用实践和掌握的知识,为身边人讲好“茶”故事,做一名科普工作者。2015年,她将园区重新布局规划,将闲置的竹楼进行了改装,建成了青岛市第一家茶文化科普基地,招聘茶学专业的大学生开展茶艺表演和茶文化讲解,让许多中小学生走进基地,了解茶的知识。除了科普“茶文化”,公司内的爬虫、昆虫博物馆,也成了她的科普阵地,至今,每年约有2万名学生走进瑞草园进行研学,让科普基地发挥了大作用。
以茶为媒,将科普作为事业追求
吴连英聘请了50余名果树、粮食专家担任顾问,建起了田间学校,每年在园区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同时,发挥公司自身的技术优势,依托区科协,将科技知识延伸至农业全领域,通过开展送技术下乡、科普进校园等活动,把知识面向茶企、市民进行广泛传播。利用在区总工会、区妇联作为典型发言的机会,也将茶技术、农业科技进行科普宣讲和推介。“‘茶’是有温度的,从事科普工作八年来,我觉得科普就是我的事业,我将用充满温度的科普知识,努力把我的事业追求做好。”吴连英表示。
品牌联动,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共走致富路
近些年来,吴连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对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到特色种植业的致富模式,通过与省、市各级专业领域教授的不断交流,使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品牌对一个区域产业整体的带动尤为重要,于是,她开始着手研究“品牌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申请“墨绿”品牌,带动周边的茶农共享、公用这一名称,通过严格的筛选、把关,只要达到标准和品质的,都可以使用这一品牌。
“我愿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为推动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吴连英对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刘守龙 通讯员 李伟 高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