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破冰、面上起势,沿一条顶级生产线追寻即墨数字城市建设成色

2021-08-03 20:56 半岛政前方阅读 (40073) 扫描到手机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主要涵盖经济、生活、治理等领域,对应城市发展的三大行为主体:企业、市民和政府,最终落脚点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让城市治理更有智慧,工厂生产更加智能,百姓生活更加方便,大到一个产业链小到一块路牌,都可以“数字化”。不仅如此,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还蕴含着千亿级的集群拉动、体系拉动新动能。

  今年夏天,青岛即墨区政府与影创科技集团联手打造的“影创即墨”已实现量产,成为我国第一条、世界第三条混合现实(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量产线,生产的是MR眼镜最核心的器件。

  MR眼镜是什么?它是能帮助人类同时穿梭在现实影像和虚拟影像叠加的时空中的设备,我们熟悉的VR(虚拟现实),与MR的技术差距相当于2层楼和20层楼。

  总部位于上海的这家公司把如此核心的器件放在即墨生产,还给产品命名为“即墨(JIMO)”,可见即墨区在“双招双引”方面的深耕细作。

  不只是“影创即墨”,还有“即墨芯”“墨城云”……

  近年来,即墨区重点布局引进了一批数字产业化项目,创树了一批全国领先的技术成果和高新产品,实现了数字产业化的“点上破冰”“面上起势”,数字即墨建设成色十足:上半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总量21.65亿元,现价增长21.2%,高于GDP现价增速0.5个百分点,在GDP中占比3.2%。

影创即墨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1

一条最顶尖的生产线

  科技的发展总能挑战和颠覆人们固有的认知,戴上VR眼镜可以沉浸在逼真的虚拟现实世界里,而戴上MR眼镜则能让人在现实和虚拟之间来回切换,从而完成一些高精尖的操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这是我上过的最有趣的物理课了,带上MR混合现实眼镜后,电磁的运动轨迹形象直观地映入眼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黑科技’帮助我对电磁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即墨全息化立体教室,刚刚上完全国首场5G+MR全息物理名师公开课的青岛萃英中学高一(23)班的王佳乐兴奋地说。

  这就是MR眼镜的应用场景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它能打破虚实界限,被誉为“透视魔镜”,这么神奇的眼镜,其核心器件是在青岛即墨制造的。

  2019年5月8日,青岛即墨区政府与影创科技集团联手打造的“影创即墨”项目正式举行了启动仪式,标志着影创即墨光学产线在即墨区正式落成,2021年1月,该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影创科技是国内拓展现实产业中的头部企业,目前国内五成以上的VR产品,都由该公司生产或代工。除青岛外,影创还在全国多个城市设有生产基地。但企业之所以把最看重的MR产品命名为“即墨(JIMO)”,还是在于即墨基地在影创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即墨当地政府给予企业很大的扶持力度,所以我们把MR眼镜中最核心的器件——MR镜片和镜片中植入的光波导芯片放在即墨生产。”青岛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朝介绍。

  半岛网披露了影创科技的引入落地过程,凸显了即墨区在“双招双引”方面的精工细作!

  当地一直关注影创科技等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潜力企业,在获知其计划建设高精密光学器件加工工厂的信息时,迅速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引进小组,并由区领导带队立即赶赴上海,与集团高层进行深入高效洽谈,诚邀项目方来即墨考察。

  同时,从最合适、最利于项目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前在选址、用地、政策扶持等多方面做好详尽准备,全程跟踪服务,使客户一到即墨便能迅速投入到项目推进中来,切实感受到即墨的热情好客和对项目的“渴望”。高效的工作作风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深深打动了客户,项目很快落户即墨。

  影创即墨项目共投资2亿元,这是我国第一条、世界第三条混合现实(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量产线,目前已实现量产,年底就可以达到20万颗/年的芯片产能,达产后可实现每年6亿至8亿元的产值。

青岛惠科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生产车间

2

数字产业化项目面上起势

  除了“影创即墨”这条顶级生产线以外,近年来即墨区持续发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双招双引”,已经实现了数字产业化的“点上破冰”“面上起势”,通过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布局引进了一批数字产业化项目,数字产业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总量21.65亿元,现价增长21.2%,高于GDP现价增速0.5个百分点,在GDP中占比3.2%。

  与“影创即墨”同属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奇智则把总部从深圳迁到了青岛即墨,刚一落地,便不断书写着传奇。

  创新奇智成立于2018年2月,由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投资孵化而来,最初注册地在深圳,是企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用先进的AI技术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商业价值,实现智能化转型。公司已申请572项AI相关专利,成功注册104项AI相关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5项。

  2020年12月,创新奇智宣布,与青岛市即墨区签订战略合作,将集团总部落户青岛。

  目前,创新奇智项目已跻身中国独角兽榜单,成为青岛首个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上半年已实缴税收3000余万元,新申请发明专利20项;不止如此,6月25日晚间,香港联交所披露,有7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书。其中,就有创新奇智。

  落地即达产、达产即迸发强大动能,如何引进这样的大项目,考验当地政府“双招双引”的格局和眼光。

  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即墨区引进重点企业10余家。上半年新引进数字化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额63.3亿元。正在与斯坦德机器人等项目洽谈合作。

  集成电路产业,落户重点企业7家。其中,惠科生产的6英寸晶导体填补了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空白,月产能3万片,满产后将成为国内单体产出最大的功率器件生产基地。“惠科电子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典范”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泰睿思微电子月封测芯片产能增加到3.3亿颗,已与小米、OPPO、VIVO等国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大数据产业,全区聚集了山东易华录、伟东云教育、容商天下、盈智科技等重点大数据平台和项目1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了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协同计算能力居全球海洋科研领域首位。

  数字经济园区,正在规划建设北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金口大数据产业园、金海智慧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园区。其中,在北安街道依托惠科等龙头项目,正在打造集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于一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目前,已完成部分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在金口镇投资13亿元建设大数据产业园,依托北京-淄博-青岛直连光纤,建成国内领先的8K-15K视频云服务中心和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在蓝谷高新区投资900余万元,创建低碳数字化园区、企业土地规划管理信息“一张图”系统等,将园区管理和企业服务相融合,以数字产业化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即墨云计算中心启动仪式现场

3

数字经济早已“悄然布局”

  数字经济“扑面而来”,只有拥抱了数智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潮顺势而为,企业、产业和城市才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仔细盘点即墨的数字城市建设便发现,这里早已“悄然布局”。

  2019年1月,由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研发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即墨芯”在即墨正式发布,填补了青岛地区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领域的空白。

  2020年以来,即墨区扎实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光纤网络实现全覆盖。基于5G的智慧航运应用示范项目获评山东省5G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田横岛成为中国北方首个开通5G网络的海岛。

  2020年,成功入选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

  今年5月,2021青深学会即墨行暨数字化转型即墨论坛举行,这次论坛为什么选择即墨?即墨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元升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即墨对数字化转型满怀期待,开展了一些探索,数字化转型正在点上破冰:

  发起组建全国首家工业互联网融合供应体,5000余家企业入驻卡奥斯平台;339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改造,聚集了山东易华录、容商天下等重点大数据项目10余个,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创新奇智总部签约落户。

  “即墨数字化转型正在面上起势,即墨在5G基站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和智慧治理、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面进行了探索行动。”张元升说。

  6月,即墨云计算中心启动暨“墨城云”品牌发布仪式举办,将有力推动“数字即墨”建设。

7月1日,即墨区印发《数字即墨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

  到2022年末,数字即墨建设全面加速,数字化技术助力即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的成效全面显现,全面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带动效应。

  数字基础设施达到领先水平,形成支撑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所需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城市大数据实现有效汇聚,数据资源采集、共享、交换、利用和治理体系基本健全,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产业转型和民生服务中得到全面深度应用。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实现全面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政府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模式全面创新,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协同联动治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这是加快推进数字即墨建设的新路径。

  点上破冰,面上起势,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刚刚起步,数字即墨的成色便已十分抢眼。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高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