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即墨亮出2022年成绩单!

2023-01-06 13:4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32356)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磊

1月6日上午,青岛市即墨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即墨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预计,2022年即墨区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

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

即墨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锚定当好“三个排头兵”的发展方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聚力抓好市委“三条线”重点工作、区委“五条战线”重点任务,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区生产总 值突破150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经济运行在承压克难中实现新增长

扛牢稳增长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措施,努力克服多重压力实现经济韧性增长,入选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并名列第15位。政策保障持续加强。出台促企发展“31条”、抗疫情助企业稳增长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拨付扶持资金4.7亿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67.2亿元,为5000多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约39亿元。引导银行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180多亿元。项目建设持续加速。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大力推行VIP高效审批、施工图管理等系列举措,17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476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2个,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争取政府专项债券额度 35.7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市场开拓持续加力。开展“助商惠民”等活动,带动消费4.2亿元。百联奥特莱斯广场开门纳客,日最高交易额达到180万元。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网上零售额增长30%,带货主播数量和直播场次均居全市首位。获评省对外开放强县,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00亿元。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新增备案主体500家,交易额超过150亿元。新引进跨境电商贸易主体60余家,陆港e联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

海洋经济在聚力攻坚中取得新突破

加快汇聚蓝色要素资源,预计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36%以上,蓝谷功能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重大创新平台实现突破。崂山实验室正式挂牌组建,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深海基因库、大数据中心、标本样品馆三大平台加快建设,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主体完工。建成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冷冻电镜中心,开工全国首个标准浅海综合试验场。海洋大学生命科技科研基地、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海洋种业项目主体完工。新增智能船舶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7个。涉海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规划4大千亩产业园区,海洋生物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首批拟入驻总投资约87亿元的项目21个。新开工自然资源部北海预警基地等涉海项目20余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国信 1号”交付使用,全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船“智飞号”商业运营。国内最大矿晶博物馆完成主体,全省唯一央地共建海洋考古博物馆正式签约。女岛港建成2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设立20亿元蓝谷引导基金和1亿元成果转化基金。蓝色硅谷建设全面起势。获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建优秀等次,新引进各类人才2538人,累计达到1.2万人。山大实验中学正式启用、山大齐鲁蓝谷医院主体封顶,蓝谷实验学校等加快建设。滨海公路拓宽、硅谷大道、滨河公园等工程顺利推进,修复海岸线8.2公里,完成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建成运行小管岛污水和垃圾处理中心。

实体经济在动能转换中增添新活力

启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新引进总投资1131亿元的产业项目163个,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聚合成势。鹏博士电信传媒总部注册落地,填补全省互联网百强企业空白。大医精诚投入试生产,百洋新型仿制药获批上市。猎鹰通航等17个通航项目签约落地,中航发磁性材料、绿色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竣工投产。优势产业提质扩能。年产20万辆整车的奇瑞超级工厂新车下线,17个月的建设周期创造了整车厂建设的“即墨速度”,零部件产业园同步落地建设16家配套企业。一汽大众产量突破百万,宝来新车型全国首发。九合重工建成江北最大泵车基地,即东投产国内最大智能后视镜生产工厂,海联金汇实现高强钢国产替代。邮政陆运分拨中心、蚁家人贸易平台投入使用。重点企业争优做强。森麒麟获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酷特智能入选省服务型制造示范,

云路新能源、英吉多成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创新奇智进入中国新型实体企业100强,宇远新材料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雪达等6家企业入围首批“好品山东”名单,英派斯等8家企业进入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计划,朗夫科技等20家企业获评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创新能力巩固提升。即发、莫特斯家居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97家企业新建市级研发中心。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192个、完成投资200亿元,精锐机械等13家企业入选市工业赋能示范,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首批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瞪羚和隐形冠军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67%。

城乡面貌在更新建设中展现新变化

坚持“对标主城、组团提升、全面融青”,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重点工程快速推进,带动即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能级稳步提升。三大片区建设全面发力。营流路贯通涉及的812处房屋全部完成征迁,蓝鳌路至鹤山路段正式通车,存在二十多年的中梗阻打通在即。地铁 7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即墨段完成征迁1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文峰路站、天山二路站等9处站点。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路墨城路段率先动工,打破近年交通项目投资纪录。七大攻坚行动成效明显。北站片区即墨老街等10个项目集中开建。中心城区东部片区等8个旧村改造项目主体封顶。实施26个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惠及1.48万户居民。建成天山一路等3条对接主城区道路工程,整修店子山二路等市政道路46条,贯通鹤山路等道路16条,新建华山路小学过街天桥、即墨一中过街通道。建成汽车城公交枢纽站,更新纯电公交车55辆。新增停车场7处,施划停车泊位1.5万个。整治提升岘山公园等8处山头公园,新建15处公园绿地,城区绿地率提高到39.9%。新增集中供热供气配套面积171万平方米,免费更换燃气不锈钢波纹管11.5万户。扩建500千伏神山站,建成运行220千伏蒲渠站。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乱贴乱画小广告实现“常态清零”,露天烧烤、地桩地锁保持“动态清零”。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1万平方米、违法建设83万平方米,稳妥解决鼎泰丰小区等私搭乱建历史遗留问题400余个。整修破损道板14.8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65条,创建市容秩序示范路52条、深度保洁示范路30条。打造市级垃圾分类五星小区12个、环境秩序示范楼院30个,智慧垃圾分类体验馆获评首批全国示范基地。完成227公里道路和334个居住小区空中线缆治理,170个无物业小区全部配套物业管理。建成智慧社区20个,城管执法智慧平台等10个案例获评省市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加快。国际种都核心区累计引进现代种业企业29家,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蓝村、段泊岚2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村产业名品村达到41个。新创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柳林等3个村庄获评省景区化村庄。整修农村道路87条,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35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创建垃圾分类示范镇3个、示范村130个,新增农村清洁取暖2.1万户。新启动金口“凤祥芹乡”等4个示范片区建设,灵山“花乡药谷”获评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移风店创建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市唯一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民生保障在补短促优中迈上新台阶

扎实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10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高质量办理“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一号议案,新建幼儿园22所,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提高到54%;建成启用中小学13所、数量创历年之最,德馨小学、二十八中东部分校有效提升新区的教育配套水平,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例压减至5%以内;龙泉中学启动建设,龙山新高中、职教园一期主体完工,高考特招线、一段线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中医院北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全面开工,第三人民医院综合体竣工交付,改薄提档7处卫生院,创建市级示范卫生室18个。扎实开展医保付费改革试点、例均住院费用下降7.6%,345种药品纳入集中带量采购、均价下降53%。获评省首批“三减控三高”特色项目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城乡低保等九类人员保障标准再提10%,实施6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长护险惠及重度失能失智人员7200余名。建成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0处、社工服务站17处,启用新型社区邻里中心8处,医保工作站、长护服务站实现镇街全覆盖。文明城市建设更见成效。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建成启用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提升区图书馆。大欧鸟笼工坊等3家单位上榜“山东手造·优选100”文化品牌。即墨古城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莲山胜境入选省主题游览线路。发展环境更可持续。“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综合治理燃煤、扬尘等重点污染源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降至26和49微克/立方米。除险加固宋化泉水库,达标建设美丽幸福河湖54条。安全发展更有保障。制定出台安全生产“7项36条”措施,开展食品安全、城镇燃气等领域专项整治,交通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双下降”。专班化解房地产等领域问题,“治重化积”案件全部办结,解决各类矛盾隐患1.5万件。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拳打击养老诈骗。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妥善处置“6·26”强降雨涝灾。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中韩外长会谈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同时,统计、档案、史志、防震、水文气象、双拥优抚、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老龄、慈善等事业不断进步。

行政效能在创新优化中获得新提升

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207个事项实现“集成办”。区镇两级服务大厅全部预约叫号,“好差评”线上评价好评率达99.9%。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创新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竣工“联合验收”入选省优秀改革案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基本完成。围绕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468件。修订完善《区政府工作规则》。全面整改审计监督反馈问题。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网上公开。我区上榜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1165”社会治理体系入选省标准化试点。围绕建设数字政府,“无证明城市”公布电子证照事项756项,75个事项实现“一码通城”,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98%。“无感智办”办税模式惠及市场主体22.6万户。“即诉即办”平台与12345政务热线、社会治理平台互联互通,群众诉求办结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