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厕所革命":"小事情"里的大民生(图)

2017-12-06 06: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郯城路公厕夜景。



  

智能管控平台成为农村厕所“千里眼”。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三堵土坯墙一围,在地上挖个坑,坑基上放两块大青石。一年之前,胶州市胶东街道大麻湾二村86岁老人罗方俊家里,用的还是这样的简易厕所。

  可自从去年伴随胶州的一场“厕所革命”,罗方俊老人家的“土坯厕所”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的三格式蹲厕。

  “原来风一吹,厕所的臭味到处飘,夏天整个院子被苍蝇占着。”罗方俊说,“现在的厕所里哪里还有臭味,找个苍蝇都难喽。”这些,只是青岛农村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

  在市南区,一场“多功能集成式”的公厕革命已在这个冬季悄然完成。

  “多功能集成式”公厕不光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小公厕的背后彰显出的是“大民生”。

  农家厕改之“净”

  先前的臭味没有了,厕所里的苍蝇、蚊子也不见踪影。

  周边被三堵土坯墙围着,土坯墙的下面挖出一个大坑,坑基的上部再放两块长方形石头。

  这个简易厕所的上部没有顶棚,雨天如厕需打伞,夏季苍蝇蚊子肆虐,风吹来臭味四处弥漫。这些,对于罗方俊和92岁的老伴刘桂兰,似乎早已习惯了。罗方俊家的厕所,是大麻湾二村上百户村民家中厕所的一个缩影。

  去年6月,一个消息传到了大麻湾二村。“当时村干部来我家,问家里需不需要改造个厕所。”罗方俊说。

  “改造厕所,怎么改造?”罗方俊向村干部询问。

  村干部说,改造厕所就是将原来的厕所拆除,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改造后的厕所,将来还有专人清理。

  “不用你家掏一分钱。”村干部强调说。

  就这样,罗方俊同意了。

  过了不久,由胶东街道办派出的施工队伍载着施工工具、水泥、砖头、便器、管道、高压水桶等物资来到大麻湾二村,走进了罗家,并在罗方俊家厕所旧址上开始挖坑、砌砖、灌注、安装管道、高压水桶和蹲式便器,整整一天时间,一个崭新的厕所展现在了罗方俊老人面前。

  三天之后,等灌注的水泥完全硬化,施工人员再次来到了罗方俊老人家,将这个新式厕所的使用方法手把手教给老人。两位老人看着自己没掏一分钱,就展现在眼前的这样一个新厕所,不禁笑起来。

  事实上,在罗方俊老人家新厕所施工的同时,村里其他300多户村民家的新厕所也在陆续施工。

  农村的简易厕所在统一规划下,由政府出资进行统一的改造。显然,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厕所革命”。

  现在,如厕之后的村民只要抬脚轻踩一下压力阀,厕坑就被冲得干干净净。先前的臭味没有了,厕所里的苍蝇、蚊子也不见踪影。

  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旱厕革命,不光在大麻湾二村进行。

  大半窑、前丰隆屯、斜沟崖、罗家村、于家、前辛庄、安家村等几十个村中,也传出了厕所施工机械的轰鸣声。

  谁能说如厕是小事呢?

  胶州市胶东街道办建设中心副主任陈晓晨为半岛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人1天7次如厕、一个人1年下来光在厕所里的时间就是255.5小时;一人以75周岁计算,一生要有2年多的时间是在厕所里度过的。

  “一人一生要有2年多的时间在厕所度过!”陈晓晨说,“习总书记日理万机中抓老百姓‘厕所革命’,有点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正是基于此,胶州农村的“厕所革命”被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胶东街道用了半年时间,就对所辖47个村庄的14110户村民的旱厕进行了改造。

  “每个旱厕改造费用为1100元,其中青岛市财政补贴400元、胶州市和镇(街道)财政各补贴350元。”胶州市爱卫办主任刘希暖则表示,胶州市用1年时间完成了12万座旱厕的改造。

  青岛市城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下旬,青岛已完成农村改厕57万座,新建改建旅游厕所近800座。

  粪水变宝之“用”

  “厕所革命”从源头上改变了农家卫生状况,还让臭烘烘的粪水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厕所革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要因地制宜,首先要保护好周边环境。”陈晓晨说,“不能因为改造了厕所,表面看上去干净了,地下看不到的环境却受到了破坏。”

  正是基于这点,胶东街道办在对大沽河沿岸大麻湾二村等5个村的旱厕进行改造时,不像其他多数村庄一样用“双瓮式”,而是用了“三格式”。

  所谓“三格式”,就是地下的存污池分3个隔断,这样更利于粪水在一段时间内的氧化;而“双瓮式”就是在地下放两个“瓮”来存粪水。“三格式”存污池相对于“双瓮式”存污池,更利于沉淀、氧化污物,更利于环境保护。

  旱厕建起来了,辖区14110户村民每天的尿液和粪便如何处置,成为当地在“厕所革命”中不得不考虑解决的问题。

  “不能将厕所建起来一扔了之。”陈晓晨说,“若是让村民自行处置粪水,这将失去‘厕所革命’的意义。”

  怎样解决粪水处置的末端?

  胶东街道办仍觉得这一“短板”由政府出面集中处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臭气弥漫的现状,最终解决农村的风貌。

  对此,“胶东卫生厕所智能管控平台”因需而生。半岛记者在胶东街道办发现,这个智能管控平台在胶东街道办的一楼办公室里。“哪户村民家里需要抽粪水,几点报上来,几点抽取的,都能在管控平台上体现出来。”陈晓晨表示,“这个管控平台是街道办自主研发并使用的国内唯一的管控平台。”

  这个管控平台的背后不光连着每一户村民的旱厕信息,还连着处置村民粪水的第三方——物业公司,而这个物业公司位于大半窑村北2公里处。

  12月1日上午9时37分,管控平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红点,这意味着有村民要抽取粪水。陈晓晨指着红点告诉记者,这个红点显示大麻湾二村的一户村民家需要抽取粪水,而该条信息是村里的厕所信息员罗方辉通过手机微信发来的。

  接到这条信息后,管控平台马上将这一情况告诉了物业公司的相关人员,相关人员接到信息后,向大麻湾二村赶去。

  随后,胶东街道办建设中心工作人员同记者一道赶往处置粪水的物业中心,并跟随抽污车一道赶往大麻湾二村,目击抽污全程。

  抽污车上路仅用了短短7分钟就到达了大麻湾二村。到达现场后,没有任何村民提示,抽污人员就直接将车驶到了一户村民墙外,悄无声息地开始抽取粪水。

  没有村民提示,抽污人员如何知道哪户居民家需要抽污?

  抽污人员告诉记者,管控平台上的编号连接着村民家外化粪池排气管道上的编号,来抽污不用问姓名只看编号就可以了。

  将车上的管道插入村民墙外的“三格式”化粪池口,工作人员开启罐车发动机,整个抽取过程仅用了不足5分钟。

  随后,罐车载着粪水赶往物业中心,并将大罐内的粪水抽出放入正在咕噜咕噜冒泡的厕污处理系统内。站在这个容积为1200立方米、敞口式的发酵池面前,却闻不到厕污的气味。

  物业中心相关负责人向半岛记者表示,该处理系统采用厌氧发酵的五格式处理装置,粪水经过五格厌氧发酵后其有害物质全被杀死清除,处理后的粪水能够用于正常的种植、养殖和灌溉。

  “物业中心附近的上千亩苗木就是用处理过的粪水浇灌出来的。”陈晓晨说,“‘厕所革命’不仅从源头上改变了农家卫生状况,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还让臭烘烘的粪水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城市厕改之“坚”

  在寸土寸金的市南区,几乎每一座厕所改建或新建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完成的。

  胶州乡村的“厕所革命”让粪水变宝,而在市南区,这里进行的一场“多功能集成式”“厕所革命”不仅让公厕方便于民,还让公厕成为彰显岛城魅力的文化名片。

  今年7月始,细心的岛城市民会发现,位于五四广场“五月的风”的东北侧,一座崭新的公共厕所启用了。

  这座公厕在启用前的“厕所革命”中,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波折”。

  长期以来,雕塑“五月的风”周边只有一个公共厕所,若有大型活动在五四广场上举办,相关部门不得不临时调用车载式移动厕所。

  早在2016年春天,就有市民向相关部门反映这一情况,相关部门指示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就这一情况进行调研。

  负责调研任务的市南区城市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周爱清等人到现场发现,这个地方确实如市民和游人反映的那样,需要增加一个公共厕所。

  当年春天,这一工程被立项。

  周爱清与同事到现场进行选址之后,发现厕所施工地点的周边不但有绿地、大树、车行道、人行道,而地下还埋着光缆。

  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破土动工必将牵涉多个部门。

  于是,身为女性的周爱清和同事一道开始找办事处、小区物业、亮化、排水、施工和设计部门。

  “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开会,施工难度极大。”周爱清告诉半岛记者,“直到今年3月份,这个工程才又被重新‘拾’了起来。”

  厕所在马路的北侧,厕所的排污管网要接入马路的南侧,开膛的道路为避免影响车辆、人流通行和周边居民休息,施工只能在夜间的上半夜和白天进行。施工中挖开绿地、车行道、人行道、小区门口等多个关口,在地下建起了8个起落井,才完成了排污管网的接入。

  在寸土寸金的市南区,几乎每一座厕所改建或新建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完成的。

  漳州路公厕在新建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由于该地离居民楼近,居民反应强烈,意见较大,有居民建议在该地点建个公厕以解决随地大小便的问题。

  周爱清到现场调研时,发现荒地的地下不但埋着热力管道、燃气管道还有电缆。

  建公厕的项目审批下来,周爱清带着项目书见管道和电缆的所属公司时,就有公司直接回绝:“管道哪能随便动?”

  见多部门的碰头会召集不起来,城管局干脆向十多个所涉单位发函,函件发出去了,碰头会仍召集不起来。于是周爱清硬着头皮又一次次带着项目书前往这些公司,就有公司直接提出“给我(公司)10万元我就改线”。

  “公司提出这样的要求令人尴尬。”周爱清说,“市民呼声之下的公厕工程一旦立项了,就不能更改。”

  为了建成这个公共厕所,管道被从地下挖了出来重新设计,挂在了旁边的墙上,才将这一便民工程完成。

  香港花园公厕新建之前的地皮,同样是路人甚至健身者大小便之地。除了小区环境遭受严重污染之外,此地“年年种绿不见绿”,甚至还因人随意大小便,引发楼上居民不满,而与小便者挥拳头大动干戈。

  后来,该处建起公厕后,有居民给城管局打去电话:“你们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得给你们送面锦旗,还得放鞭炮。”

  香港花园公厕,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具有“第三卫生间”的公厕。

  “‘厕所革命’绝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在身为厕所建设和规划专家的周爱清看来,建一个公厕,只要动土,可能会牵扯电力、热力、燃气、社区、街道、光缆、绿化、土地、城建等多个部门,甚至还可能会遭到极个别居民的反对或阻止,“真心期待有些部门和市民支持厕所改建或新建”。

  集成公厕之“靓”

  如今的公厕已逐步升级改造成兼具卫生、休息、审美、商业、文化等功能融合的新空间。

  周爱清说,大通池上放上长水泥板再用短水泥板隔开,1980年之后岛城街头的这些公厕算第一代公厕;到了1990年之后,岛城公厕的大通池没了,新建公厕的每个小格还加了1.2米的矮门,厕所窗户上也加了纱网,以防苍蝇进入,这是第二代公厕;2000年之后,岛城的公厕进入第三代,除了隔断门加高到了1.8米,有效保护了如厕人的隐私外,每个小格内还安装了物品挂钩,男厕内有了小便斗,甚至有些厕所内还装上了LED屏、镜子和洗手台。2015年之后,岛城公厕进入第四代的“多功能集成式”年代。

  改造后的山东路公厕就是“多功能集成式”公厕的代表之一。

  记者在山东路与江西路交叉口处的山东路公厕看到,该公厕从外部看除了“公共卫生间”外,还有“城市美容师驿站”、“便民服务点”和“第三卫生间”。

  走进公共卫生间,男卫生间内以浅黄色色调装饰为主,而女卫生间则以橘红色装饰色调为主,色调的不同更显人性化。记者在卫生间内发现,整个卫生间不但没有半点臭味,而且还散发着一股淡淡清香。

  “厕所内使用了益生菌植物除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青岛公厕的除臭方式是“以香盖臭”,现在的“益生菌除臭”是系统自动喷出的活性菌将臭味吃掉后,再释放出芳香。

  除了利用活性菌除臭外,市南公厕还利用增加室内高度,改变自然通风与采光的方式进行除臭,有些公厕的内部高度达到了3.6米。

  岛城四代公厕一个显著的特性——“第三卫生间”诞生。“第三卫生间”就是专为孩子、家庭成员、夫妻、老人或残疾人提供的卫生间。

  周爱清说,若是一名父亲带着4岁的女儿去卫生间,到底该去男卫生间还是女卫生间,这往往让父亲为之挠头。随着“第三卫生间”的诞生,这个问题解决了,这名父亲完全可以带着孩子到这个设置有儿童马桶和儿童洗手盆的“第三卫生间”,将门关起来如厕。同样,母亲也可以带着儿子独享这个“第三卫生间”。一对夫妻、行动不便被家人搀扶着的老人也可以用这个卫生间。

  除了这些变化外,“公共卫生间”内还有热水器、自助售货机、手机加油站、图书阅览室、梳妆台、婴儿架等设施。

  在这里,除了这些公用的设施外,供清洁工所用的管理间还设置了休息室、沐浴间和就餐间。为使公厕更具人性化,漳州路公厕则加高一层,建起了市南区城市美容师驿站,环卫工可随时前往楼上休息、就餐、喝热水。

  市南区的“厕所革命”,还有效盘活了地下空间。

  郯城路公厕在建设之前是一处地下闲置房,为了解决火车站周边游人和居民的如厕难,地下被建成厕所的同时,一些现代光波模块元素在厕所的外部体现得淋漓尽致,夜晚一到,光波大放异彩,尽显岛城独特魅力。

  与全国各地景区一样,前些年青岛前海一线女游客如厕要排长队,成为一时解决不了的大难题。

  身为高级工程师和公厕项目负责人的周爱清,在多次调研中以专业和女性特有的眼光,发现了一个“秘密”:女性如厕的生理需求平均1.3分钟/次,而男游客的生理需求仅为0.8分钟/次。显然,女厕前多见排队与女性生理特性有关。

  “同一个公厕,若是对男女蹲位进行调整了,排队的状况也就解决了。”周爱清说,自“厕所革命”以来,市南区对新建和改建公厕进行了女男蹲位为2:1的调整,景区女游客排队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网络数字化公厕,在当下的市南、李沧等岛城区域正逐步运用。

  只要在百度输入“市南区××路段公厕”等字样,一个离你最近的公厕就立马显现在你的手机屏上;李沧区则实现了利用手机APP导航寻找公厕的功能。

  “以前的公厕让人望而却步,如今岛城的公厕已逐步升级改造成了兼具卫生、休息、审美、商业、文化等功能融合的新空间。”在周爱清看来,“只有这样才配得上‘革命’二字。”

  ■链接 国家旅游局: “厕所革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截至10月底,全国共新改建旅游厕所6.8万座,超过目标任务的19.3%。“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厕所革命推进报告》中提到,农村地区80%的传染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其中与粪便有关的传染病达30多种,最常见的有痢疾、霍乱、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厕所不仅是日常生活必备的设施,还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陈旧观念的影响,农村土厕并未完全消失,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身体健康。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来个“厕所革命”,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截至目前,全国共完成新建、改扩建厕所占“三年行动计划”的89.33%。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人性化服务、解决特殊游客群体的如厕需求,从去年底开始,国家旅游局全面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要求所有5A级旅游景区必须具备第三卫生间,并鼓励其他旅游景区及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厕所革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只是一个起点,需要持续推动和全社会参与支持。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厕所革命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